多宝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中风患者散步康复法

发布时间:2020-12-1028363次浏览

散步是人类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健身方法与治病手段,尤其适合中风患者。散步对中风患者有如下康复作用:

●增加血管弹力、减少血管破裂的可能性,对防治脑出血非常有益。

●增加肌肉的力量和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中风偏瘫的康复。

●增强对紧张的忍耐力,可使患者心情开朗愉快,而不易发生心悸、心慌,并能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改善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对糖代谢的调节,减少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在动脉壁上聚积的可能,并能降低血糖和减少血糖转化成甘油三酯的机会,有利于中风康复。

●防治因运动不足引起的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和糖尿病,减少中风复发率,防止中风后因运动不足而合并其他疾病。

适合中风病人的散步方法

摆臂法:两臂前后做较大幅度的摆动,每分钟走60~90 步,此法适用于半身麻木、偏枯的康复。

反臂背向法:行走时把手背在后腰命门穴(第二腰椎两侧)。缓步背向走100步,然后再向前走100步,一倒一前反复走5~10次。适合于中风偏瘫、行步蹒跚者的康复。

摩腹法:这是中医传统养生法。散步时旋转按摩腹部,每分钟30~60步,每走一步按摩一周,正转和反转交替进行,每次散步时间为3~5分钟,适合于中风后便秘者。

快速法:每分钟90~120步,每次30~60分钟,适用于中风后遗症较轻而关节疼痛或关节僵硬者,并能防止中风后关节痛。

普通法:每分钟行走60~90步,每次20~40分钟。适用于所有能够步行的中风后遗症患者,对高血压和冠心病均有治疗作用。

相关推荐

中风左偏瘫能恢复正常吗
中风偏瘫能否恢复正常与患者的神经损伤部位、严重程度、相关治疗是否到位以及康复训练的成果等都有关系,需要在医生的治疗观察下,综合判断。中风左偏瘫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是中风常见的后遗症。轻度的偏瘫患者虽然能够活动,走起路来往往会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经过正规治疗,可能能恢复正常。如果偏瘫较为严重,常常表现为卧床不起、丧失生活能力,很难恢复到患病前的正常状态。偏瘫后及时积极通过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可以控制病情,改善症状,预防再次中风。目前,西医尚无针对性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采取中医的治疗方式,如中成药、针灸等,其中中成药像同仁堂再造丸能祛风化痰,活血通络,有抗凝血、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可使中风后遗症患者肌力明显改善,神经恢复正常。作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的后遗症期用药,对缓解中风导致的偏身瘫痪等症效果明显,还可以预防中风的二次复发。另外,还可以配合使用胞磷胆碱纳片,维生素b1片等药物,改善脑代谢,对促进大脑功能恢复有—定作用,能促进受损的运动功能得以恢复。
语音时长 01:34

2023-02-15

1799次收听

中风恢复期怎样配合治疗
中风恢复期需要通过药物治疗、康复训练、语言训练等方式配合治疗。中风发生后,通常发病2周之后进入恢复期,患者各项症状逐渐好转,但会留下一些后遗症,如口舌歪斜、言语不清、手脚麻木、肢体屈伸不利,甚至是身体一侧性感觉障碍、丧失自理能力。所以中风患者越早接受治疗,恢复效果越好。中风恢复期的患者可采用中医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能活血化瘀的中成药,常用的有同仁堂再造丸,其具有祛风化痰,活血通络的作用,可使患者肌力明显改善,面神经以及舌下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有效帮助患者改善预后。还可以配合针灸、理疗等方法刺激相应穴位,如合谷、足三里等穴位,促进恢复。以及对于患者的肢体后遗症,需要坚持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对于言语不清的后遗症,则需要增加语言训练、生活活动训练等帮助恢复功能。中风恢复期的患者需要听从专科医生的建议,避免使用不当的方式造成二次伤害。患者家属应加强日常护理,同时注意关心患者的心理变化,帮助患者建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语音时长 01:38

2023-02-15

2874次收听

中风前兆用什么药
中风是一个脑血管病,可以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对于缺血性中风,首选的药物是吃阿司匹林,或者是氯吡格雷等药物,来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如果有中风的前兆应该双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同时吃另外,要吃他汀类的降脂药,把低密度脂蛋白降到1.8mmol/L以下,或者是原来水平的50%以下。另外还要看血压,急性期血压持续升高,可以吃降压药来进行治疗。对于出血性中风,首选的是控制血压治疗。患者如果有高血压病,首先是吃降压药,把血压降到140/90mmHg以下,这是最关键的。
语音时长 02:42

2021-09-29

82661次收听

怀疑中风做什么检查
怀疑中风的患者,应该要立即前往当地正规医院神经内科就诊,配合医生进行头颅CT以及核磁共振检查来明确诊断。中风可以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风两种,缺血性中风主要称为脑梗塞和脑栓塞,而出血性中风,通常指的是脑出血。所以,大多数患者可以通过检查头颅CT和核磁共振就能够明确诊断,然后再决定下一步的治疗。通常对于脑梗死和脑栓塞患者,需要进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还要配合医生来进行改善微循环和营养神经药物处理。对于脑出血的患者,则需要尽快降低颅内压,必要时进行手术。
语音时长 01:05

2021-05-28

79465次收听

中风的表现是什么
冬季寒冷的关系让很多体弱的老年人发生多种疾病,中风就是其中的一种。如果对于中风不太了解,无法在出现中风的时候第一时间发觉,
中风前兆的预防方法
在我们的生活中患上脑中风的人群是很多的,这种疾病的出现造成很多的患者的生活不便,因此,生活中人们应该注意了解此病的预防方法,远离疾病的侵害,那么,脑中风前兆的预防方法有哪些呢?对于这个问题,专家做出了总结。
脑中风做核磁可以检查出来吗
脑中风做核磁能检查出来吗?中风一般多看症状,有经验的医生一般看症状都能诊断出来,如果结合CT可以发现脑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小中风多指中风症状不是很明显,一般表现为一过性的手脚半边身体麻木,头脑短暂意识缺失,但很快恢复正常,它多是大中风的前兆,下面我们来看看专家对于这个问题是如何解答的。
孕妇中风的原因有哪些
在生活中不少人都受到了脑中风疾病的困扰,脑中风的发生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危害,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带来的危害更大,了解引起脑中风的原因很重要,这样才能对治疗和预防都有很大的帮助,下面就给大家讲解引起孕妇中风的原因有哪些。
脑卒中需要检查什么项目
患有中风疾病者往往需根据自身的情况来进行以下几种检测项目,其中首先需要进行的就是大脑CT检查以及血管造影检查。其次则是核磁共振检查,最后是根据个人情况来选择需要做的检测,比如血压检测以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等。
中风后遗症有什么
中风后遗症在临床上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患者根据发病时的病情程度,以及康复情况会有不同的表现。中风后遗症主要是出现的肢体偏瘫,包括软瘫和硬瘫,就是在临床上所谓的肌张力增高或者是肌张力减少、消失,再有就是口眼歪斜、口角下垂和说话漏风、吃饭漏水。另外还有言语不利、说话不清楚;认知上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说不认识人了;在交流上出现了一些障碍,还会出现强哭强笑。有的患者还会出现失语,能看见东西,但是不知道东西的名称是什么,还会经常说错。还有出现小便失禁或者尿潴留,这也是中风常见的后遗症。
语音时长 01:11

2020-03-10

59649次收听

03:09
中风要做什么检查
中风检查一定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系统检查,如影像学、实验室、超声波等一系列检查。一旦怀疑患者中风,首先要了解病史、家族史,患者本人是否有血管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糖尿病等,还要做临床实验室方面的检查。检查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是否增高,是否有血小板激活现象,血液中有没有更高的不必要杂质,如纤维、蛋白原等一系列实验室检查。同时要做脑血流图、彩超,检查血管是否有阻力增大、血管变细、血管畸形、血管供血不足、动脉血管斑块形成等临床常用彩超检查颈动脉斑块作为中风第一信号。
02:48
中风如何预防
中风预防有两种预防,一种是一级预防,一级预防就是在没有发生中风时,在中老年人和部分青年人身上治疗基础病,防止发生中风的现象。中老年患者可有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要积极的治疗半胱氨酸血症等基础病,治疗基础病可使中风高危人群得到控制,避免再次发生脑血管病、中风等。做好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工作,能效防止中风发生、中风复发等,建议患者积极进行中风控制、治疗,做好预防工作。
03:04
中风如何用药
中风药物治疗,包括中药、西药治疗等,中风包括两种,一种是缺血性中风,还有一种是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应抗凝,双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同时使用,改善循环、活血化瘀,建立侧枝循环等,促进细胞功能恢复,保护脑细胞等,药物治疗至关重要。恢复期病情稳定后,要加上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可用中西药物,也可用体疗、理疗、针灸、按摩等,用药同时是综合治疗的过程。缓解期也可采用康复治疗措施,出血性患者复发率高,脑出血4周内,复发率可达30%,防止复发是中风缓解期、康复期的重要任务。
02:05
中风会复发吗
患者遇到诱发因素,会再次发生中风。大部分患者在第一次发生中风之后的三到五年之内,又出现第二次中风,即中风复发。当患者发生中风以后,经过临床和康复治疗,病人的病情得以恢复,但是它的基本病理依旧存在。中风常见诱因:如大量酗酒、发怒、情绪不稳、用力排便,或者气候的骤然变化等。防止中风复发,首先需要固本,即改善体质,其次是控制诱发因素,稳定自己的情绪,控制饮食,给予低盐、低脂饮食,不酗酒。
02:57
中风治疗方法有哪些
中风的治疗方法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患者在急性发作期4.5小时内,主要采用静脉或动脉的溶栓,超过4.5小时也有相应的抗栓治疗,还有中医非药物治疗,包括针刺、推拿、拔罐、中药。在恢复期的患者除控制好危险因素外,还要进行肢体、言语等功能性的训练。